游客
题文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徐曼丽生日的那天晚上,赵伯韬和吴荪甫密谈,赵伯韬以胜利者自命不凡的口吻胁迫他,吴荪甫明知在赵伯韬大规模经济封锁下,处境十分艰难,仍然顶住。之后,吴荪甫将他的厂押到公债上,作最后一搏。(《子夜》)
B.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
C.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政。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红楼梦》)
D.孙继任、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E.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毁袁绍乌巢粮屯,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随后,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在仓亭再次大败袁军。袁绍死后,曹操决漳河水夺取了冀州。后来,曹操用郭嘉的遗计平定辽东,终于统一了北方。(《三国演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作者的用意。
《欧也妮·葛朗台》中说,“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请列举出在老葛朗台死后葛朗台小姐所做的几件“慷慨”事情。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三国演义》中的“单刀赴会”,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周瑜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请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
B.《家》中的觉慧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叛逆者形象。当高老太爷生病不见好转时,高家就请巫师来捉鬼,觉慧开门把众人责骂一番,体现了他思想激进,不迷信。
C.《茶馆》是一幅长卷式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戏剧作品,它反映了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以后三个时代的历史现实。
D.《飞鸟集》内容丰富,包括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多方面,诗人将祖国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经历内心的漂泊历程。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E.《老人与海》中,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从另外意义上讲, 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
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
(2)宝玉听了,又喜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平儿是怎么丢了虾须镯的?当她知道是宝玉房里的坠儿偷去后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①。”
(选自《论语•颜渊》)
【注】①偃:仆倒,倒下。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
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

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