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材料三: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阅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简述人口大量涌入给陔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原因主要有哪些?

下图为“北半球某较大尺度区域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判断图示地区具体的内外力作用形式及形成的地貌类型。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变化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季节)最少。主
要原因是什么?
(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下列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2011年王村、李村土地利用情况表

(1)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简述王村、李村土地利用方式对图中河流的影响。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读以下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下图为尼泊尔国家放大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并分别指出国土北部和南部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
该国境内大部分河流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
(2)分别分析河流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该国境内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明显;南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其中出产的苹果质量优良,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分析说明北部地区植被垂直变化现象明显的成因。
(4)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并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说明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冻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