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 D.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该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

A.科技革命的全面开展     B.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C.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     D.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迅猛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