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元曲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元散曲名,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后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②梁苑:亦称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囿,为梁孝王接待宾客之地。
(1)两首诗歌中送别友人时分别是什么季节?请结合两首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
答:                                                                            
(2)两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所选取的景物和写法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结合诗句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
⑴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而本诗中的“销魂”却是另一种意蕴。请说说诗中“销魂”所指的内容。
▲▲
⑵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
▲▲
⑶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陈维崧
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墟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注释】①浃月:整月。②翠釜:天空。③铜狄流铅:铜人泪如铅水。④秧马:农具名。⑤雨丝风片:和风细雨。
词的上阕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论者评收尾“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10字“有千钧之力”,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③,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用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