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
B.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路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
C.“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
D.“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
②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请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③,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③翠袖:此处借指歌女。
(1)“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这几句是否与主题无关?为什么?
(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秋节的夜晚,天气非常晴好。,慢慢地在天空移动,把它的清辉洒向人间。
(2)雁滩横在前面,,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
①蓝色天幕里嵌着一轮像玉盘一样的满月
②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
③金黄色的斜阳照着,林木繁茂
④林木繁茂,金黄色的斜阳照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