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派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 |
C.法律有了至高的地位 | D.内阁制得以形成 |
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这主要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
B.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
C.新兴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多元化、不均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 |
“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
A.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 B.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 |
C.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 |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
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
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
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
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