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
C.维护宗法制度 |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
法国作家乔治·桑曾对某一文学流派做如此评价:“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以下名著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D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
某同学搜集到一份如图所示的传单(局部)。以下关于该传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它是美苏“冷战”的表现 | B.它以签订和平协定而结束 |
C.它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抗 | D.它造成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