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2 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义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李信说:“那儿离我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书的”。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赵仁 B.钱义 C.孙礼 D.李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