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矩形的四个顶点,ab=cd=L,ad=bc=2L,电场线与矩形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20V,b点电势为24V,d点电势为12V,一个质子从b点以V0的速度射入电场,入射方向的bc成45°,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不计质子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点电势为16V |
B.场强方向由b指向d |
C.质子从b到c所用时间为![]() |
D.质子从b运动到c,克服电场力做功为4eV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 v2),则( )
A.甲先到达 | B.乙先到达 |
C.甲、乙同时到达 | D.不能确定 |
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
B.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 |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B竖直向下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则A与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取g=10m/s2)
A.30N | B.0 | C.15N | D.12N |
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该列车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为()
A.![]() |
B.![]() |
C.![]() |
D.![]()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时候,为了排除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v=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的理想实验: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因为①=
(式中
表示平均速度),而②h=
·t,如果③v=kh成立的话,那么,必有h=
kht,即t=
为常数.t竟然是与h无关的常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v是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关于伽利略这个理想实验中的逻辑及逻辑用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A.全部正确 | B.①式错误 |
C.②式错误 | D.③式以后的逻辑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