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两位同学在看到了这样一个结论:“由理论分析可得,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为(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为验证这一结论,A、B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首先他们都进行了如上图5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稳定后测得弹簧伸长量为d;
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5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竖直的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然后竖直地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利用插销压缩弹簧;拔掉插销时,弹簧对小铁球做功,使小铁球弹起,测得弹簧的压缩量为x时,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5丙所示的实验. 将这根弹簧放在一光滑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被小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抛出的水平距离为L.

(1)A、B两位同学进行图5甲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物理量:     ,用m、d、g表示所求的物理量:        .
(2)如果成立,那么A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的关系式是:x=    ;B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L的关系式是:x=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是600 mm,两缝之间的距离是0.20 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 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亮条纹(记作第一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5条亮条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是__________mm和__________mm,由此可计算出这次实验所测得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mm.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张明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值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李扬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用伏安法测定一条金属丝(总电阻约10Ω)电阻率”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直径d如图甲所示,可读得d =mm。
②他又把金属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P,移动金属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把这样的装置接入实验电路中,如图乙所示。但他连接线路时却出现了两处错误,请用“×”标在错误的导线上,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给予改正。
③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移至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以后通过多次改变P点的位置,得到多组U、I、L的数据,即得到金属丝长L时对应的电阻R。把这多组L和R的数据,绘成如图丙所示图线,则该图线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要求用文字表述)。
④如果图线的斜率k=1Ω/m,则该金属丝电阻率r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甲所示,小球直径为mm.
(2)图乙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小球通过A的时间为2.5510-3s,小球通过B的时间为5.1510-3s,由此可知小球通过光电门A、B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中vA=m/s.
(3)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h,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只需比较是否相等,就可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步骤如下: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接通电源开关,然后释放重物,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打出的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按实验要求正确地操作并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

(1)上述步骤中没有必要进行的的步骤是;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
(2)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 =____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实验的结论是
(6)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