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就“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请帮他们完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和N-l-萘基乙二胺结合形成
色化合物。用 法可估算亚硝酸盐含量,用 可进行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2)实验材料:盐、水、白萝卜。不选用胡萝卜作为材料的原因
。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泡菜制作
选取l、2号两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白萝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5%和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
第二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第1天数据,以后每天进行定时测定,两周后不再测定。某同学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分光光度计制作出下图所示的标准曲线,某天从某泡菜坛中所取样品经处理后经分光光复计测定,OD值为0.0269,根据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浓度为 μg/ml,已知其所取样品为25g泡菜(m1),样品处理液总体为为500ml(V1),测定用样品液体积是10ml(V2),测定用样品液加显色液处理定容后体积为25ml,经计算这坛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X1)为 mg/kg。
(4)实验结果及分析(见上右图)。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最好在第 天后比较好。两坛相比, 号坛泡菜更适于食用。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展的时期。从第40年开始进入____________时期,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
(2)根据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10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然而来的污染使所有的植物死亡,请回答:
(1)在此情况下,池塘内氧的浓度将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你估计在什么时候__________(“白天”还是“晚上”)和什么样的__________(“污染的”还是“未被污染的”)湖水中氧浓度最高。
(3)如果是轻度污染,则对池塘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这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态系统,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一种___________平衡。
(4)若该污染是脂溶性农药的话,你估计在以下几种相关联的生物体内含污染物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此类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别是___________。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一种伴遗传病(致病基因为X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_。
(2)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患儿由于缺少显性基因H,导致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来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目前防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尽早采用食疗法,即给予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
①请根据以上知识补充完成下表(其中,含量用“正常”“过多”“缺乏”表示)。
患儿 |
体内苯丙酮酸含量 |
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含量 |
基因型 |
食疗前 |
|||
食疗后 |
正常 |
②若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其基本思路是什么?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下图所示。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Ⅰ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
(2)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3)假说甲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什么?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下图为五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原理是____。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
(2)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则B、C形成的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
(5)G~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