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月8日,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今年淮河流域天气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和今年主要工作。淮河流域各省防汛抗旱部门要立足于“十二五”发展的顺利开局,牢牢把握进一步治淮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认识当前淮河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淮河安危,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始终是必须全力抓好的一件大事要事。这说明 
①事物变化的趋势就是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内涵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决定文化的传播方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唯一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的保护是我国的中心任务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