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中国支持俄罗斯2011年年底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方一致认为,朝鲜半岛核问题只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政治外交方式解决;双方认为,西亚北非有关国家局势应在法律范畴内通过政治对话寻求解决方案,外部势力不应干涉该地区国家内部进程……中俄两国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作出的联合声明,是基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 ②中俄两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③中俄两国间的共同的利益 ④中俄两国已建立的战略同盟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效率和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收入,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的利益分配格局。这是因为
A.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
C.效率与![]() |
D.可以彻底扭转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富裕 |
在“汉语盘点2008”年度关键词网络征集活动中,“和”字高票当选。这一年,国人共同经受了雪灾和地震的严峻考验,体现了‘人心和’;北京奥运,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齐声歌唱了一曲祥和的《我和你》,显示了‘宇内和’;金融海啸,我国政府斥巨资与欧美等国携手对抗这场危机,这是‘和’的最佳演绎。从哲学上说,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 | 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成语“吐故纳新”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对立统一原理 | B.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
C.辩证否定的原理 |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
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B.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
B.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 |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