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给力”,“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鸭梨很大”,“恨爹不成刚”,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体现了
| A.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 B.流行文化具有更恒久的价值 |
| C.网络已取代传统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D.文化创新已成为文化继承的前提 |
建国60年来,从粮油食品凭票供应到大鱼大肉席满盘,再到现在的粗细搭配、营养配餐,人们的“胃”变得越来越“小”的同时,食品方面的开支占消费的比重也越来越低。这意味着()
①生存资料消费的减少,发展和享受资料的增加②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
③消费水平的提高④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形成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启示我们要树立 ()的消费观。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 A.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 B.降低商品的价值 |
| C.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 D.提高商品的质量 |
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6.4%。这一事实表明()
| A.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 B.消费结构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
| C.消费是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