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某地区域图

材料2:一般而言,盐湖仅仅存在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我国的盐湖大都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在半湿润地区,在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方,在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山西省运城市所辖的区域出现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盐湖——河东盐池。这个盐湖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黄河一路从河套下来,从北向南,切山裂谷,到了陕西的潼关附近,突然掉头东去,在这近乎直角的拐弯处,形成了一个河东金三角地区。因为在黄河之东,故称“河东”。运城的盐池就在这个河东金三角的核心地区。尧、舜、禹是最为人称道的三代“帝王”,传说他们都相继在河东建都。尽管是传说,但那个时代的历史只有传说。奇怪的是三个“帝都”都在河东的盐池附近,距河东盐池最近的为禹都安邑,约为20公里,其次为舜都蒲坂,约60公里,最远的为尧都平阳,约为140公里。
材料3:河东盐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早,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天日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产盐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河东盐池所在地夏季是华北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最高气温可达42.6℃,光照资源也非常丰富,年降水量约为52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300毫米。这里的南风异常猛烈,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民居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以躲避南风。
(1)据材料分析尧都、舜都、禹都三城建都的有利区位条件。
(2)据材料分析谢池“捞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某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材料二 林芝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C)
0.5
2.3
5.5
8.5
11.8
14.8
15.8
15.3
13.5
10.0
5.2
1.4
平均降水量(mm)
1.6
4.4
17.0
47.1
74.3
125.2
133.9
123.3
114.6
39.9
5.3
1.4

材料三 该地区为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在此谷地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因物产丰富被称为“雪域江南”。
(1)简析图中丹娘乡附近河谷中沙洲与沙丘的形成过程。
(2)简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雪域江南”的区位优势条件。
(4)简述图中318国道总体走向特点及T区域国道异常曲折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
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

(2)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6分)
(3)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4)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上图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闯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示意图,图中A河区域年均降水量为834.7mm,其中夏、秋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4 2.1%、2 4.9%;年均气温l6.5℃,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2 7.5℃。近些年来,A河下游多次发生“水华”现象。

(1)A河的名称是,简析该河的水文特征。
(2)针对A河出现的“水华”现象,提出其综合治理措施。(1 0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正在与有关国家商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项目合作。中方提出的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倡议(如“亚投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深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关系,推动共同发展。

(1)简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段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新疆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可能采取的措施。

读关于中亚和咸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1)分析不同季节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2)归纳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l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