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C.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②到荷兰参观印象派画家的画展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④在俄罗斯会见列夫·托尔斯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对图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浓厚的封建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君主专制独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