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丁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办好事,
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二: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步入会场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步入会场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普选的背景和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60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20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10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逐步形成,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逐渐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也不例外。请回答;
(1)中国是怎样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它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占领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抵制?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法西斯主义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图1 正在燃烧的德国国会大厦     图2 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图3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图4 南京大屠杀中的一幕
(1)上图分别说明了法西斯主义的哪些特点?
(2)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给国际局势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
(3)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扼制、打击法西斯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有何启示?
(4)有人说:“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说明理由。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展到欧洲,历史上称其为“东学西渐”。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相同点。
(2)比较“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不同点。
(3)通过上述比较,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