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且A位于B的西侧,A、C为某条经线上的两点,BC为晨线的一部分,C点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C地日落方位可能为( )
A.西北或正北 | B.西南或正南 |
C.东北或正北 | D.东南或正南 |
若BC为晨线长度的1/2,且A、C之间的距离由最近变为最远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加尔各答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广州昼短夜长 D.澳大利亚西北部处于少雨期若BC为晨线长度的1/4,则A、B地方时相差( )
A.3小时 B.大于3小时
C.小于3小时 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
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右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过度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的最主要原因 |
B.长江三角洲沉降面积在扩大,但深度在变浅 |
C.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高层建筑的增加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 |
D.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将无法防治 |
下图中甲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
A.生物水 | B.雾气 | C.冰川融水 | D.雨水 |
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
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 B.远程调水 | C.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A.洪水径流量减少 |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
C.总需水量增加 |
D.污染水量增加 |
读下表,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
长江以南 |
长江以北 |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
81% |
19% |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
36.5% |
63.5% |
水资源利用率 |
5.5% |
63.8% |
人口(亿) |
7 |
5.5 |
耕地占全国的 |
1/3 |
2/3 |
水资源前景 |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
缺水890亿立方米 |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