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阅读《论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论 诗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中“李杜”指的是 ,“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
(2)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
阅读白居易的《夜雪①》,完成后面题目。
已讶衾②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这一场夜雪的景色的。
请分析“时闻折竹声”一句所包含的意蕴。
阅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古诗文阅读。(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①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①陂:山坡
这首诗中、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山村生活,这里显得、。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2分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中动词运用恰当,首句中的""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诗人运用了、、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表达了战士们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