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18名政府委员时,因共产党有7人,曾是毛泽东老师的徐特立立即宣布退出。这突出反映出共产党人
A.具有强烈的高风亮节 | B.能够抵制高官厚禄的诱惑 |
C.坚决维护“三三制”原则 | D.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出现在()
A.唐朝 | B.宋朝 | C.明朝 | D.清朝 |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 B.曹魏 | C.唐朝 | D.北宋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