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珠江流域的受灾比居中         ④最小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①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大堤     ④三峡工程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
②取用食盐,可用手直接拿取
③做过加热实验的玻璃仪器应趁热用冷水冲洗,以免冷了洗不干净
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分子的质量总是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高锰酸钾 C.水 D.洁净的空气

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微粒间有间隔
D.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