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
下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
|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
| 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
| 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
若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 B.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过程 |
|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
| D.图中a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可用图表示,图中序号表示复制等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②③④⑤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
| B.原核细胞中过程②⑤可以同时进行 |
| C.⑤过程涉及的RNA只有mRNA和tRNA |
| D.过程②④的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 |
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乙
| A.图甲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
| B.图甲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
| C.图乙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图甲中的模板 |
| D.图甲和图乙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
来自宿主植物的mRNA进入根瘤菌菌体,并在菌体内翻译合成了豆血红蛋白。当豌豆被不同种的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相同的豆血红蛋白;当豌豆与蚕豆分别被同一种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异。分析上述现象可以推出( )
| A.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相同 |
| B.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 |
| C.不同种根瘤菌中合成豆血红蛋白的mRNA的碱基序列一定相同 |
| D.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