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 C.中西文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 A.世官制 | B.察举制 |
| C.科举制 | D.八股取士制 |
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它们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问。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汉初主要分封同姓为王 |
| B.汉初实行郡国制 |
| C.汉初地方官员由国家任免,不得世袭 |
| D.汉初在地方制度上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 |
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 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
|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 |
“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 C.皇帝制 | D.三省六部制 |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该材料出自《资政新篇》,表明洪仁玕的外交思想是()
①承认外国的先进技术文化②实行开放政策,全境对外通商
③对外国人的活动缺乏警惕④维护国家主权。
| A.①②④ | B.①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