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③罗马法有力地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主要表明()
| A.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 B.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
| C.临时大总统统揽行政权 | D.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受制约 |
冈村宁次曾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这侧面反映出()
| A.日军战败的根源是城市中心战略的失误 |
| B.中国战场的抗战使日军陷入艰难困境 |
| C.中共的游击战术迫使日军处于防御之中 |
|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使日军顾此失彼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判儒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 |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
|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 D.有利于广东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
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的阁臣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 |
| B.阁臣位极人臣地位极高 |
| C.明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
| D.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