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与电阻R相连接,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分布在导轨所在的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若对金属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金属棒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并依次通过位置b和c。若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a到b与b到c的距离相等,则( )
A.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电阻R的电功率之比为1:2 |
B.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外力F的大小之比为1:![]() |
C.在从a到b与从b到c的两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之比为1:1 |
D.在从a到b与从b到c的两个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横截面的电量之比为1:2 |
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要增大带电粒子射出时的动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 | B.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C.减小狭缝间的距离 | D.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 |
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 |
B.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短 |
C.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的加速度大 |
D.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的运行速度小 |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s-v0)/s,其中v0和vs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vt-v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s+v0)/2 |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 |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0.5J |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至少能做(n+1)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当它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7m/s,第n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5m/s,则小球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一定满足
A.等于3m/s | B.小于1m/s |
C.等于1m/s | D.大于1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