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一定具备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这一特征 |
B.100多年前,英国曾耗巨资改建高炉,试图延长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以减少CO的排放,这违背了化学反应都有一定限度这一基本原理 |
C.在溶液中,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 |
D.虽然碳酸钙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但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
在某一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几种离子:K+、Fe3+、Ag+、Ba2+、NO2—、AlO2—、CO32-、SO32—、SO42—。某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得到气体甲和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乙、气体乙和溶液乙;
③向溶液乙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并加热,得到白色沉淀丙、气体丙和溶液丙。
④检验气体甲、气体乙、气体丙,都只含有一种成分,而且各不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甲可能为CO2或者SO2 |
B.沉淀丙中一定含有BaCO3,可能含有BaSO4 |
C.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K+、AlO2—、SO32—、SO42—、NO2— |
D.只根据实验①能得出溶液中一定没有Fe3+、Ag+、Ba2+,K+是否存在无法确定 |
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是向溴水通入SO2气体时,pH与SO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 |
B.乙是向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滴入水时,c(H+)与水体积的关系图 |
C.常温常压下,将2b mol CO2气体通入1L bmol·L-1的NaOH溶液中,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丙图变化关系 |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中:c(Na+)>c(N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
C.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贝诺酯![]() |
D.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 |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A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短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C与E质子数之比为1︰2,B与C形成的化合物在大气中排放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较C的强
B.C与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能产生C2单质
C.均由A、C、D、E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盐不能相互反应
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