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中①、②、③、④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界线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界线①以北为黄河流域,界线④以南为长江流域
B.界线①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界线④以南年降水量大于1 600毫米
C.界线①以北一月平均温小于—8℃,界线④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8℃
D.界线①以北的小麦均为春小麦④以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界线②为内外流域界线,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界线②为2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C.界线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界线③为西部、中部经济带界线
D.界线②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挡风墙,侧面是唯一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问题。

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②雨热同期的气候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人们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①a处土壤条件好②b处水分条件好③a处热量条件好④b处通风好⑤b处温度高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⑤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城市A为

A.重 庆 市 B.攀 枝 花 市 C.成 都 市 D.昆 明 市

图中A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历史发展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生产发达

下 列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的 措 施 中,适 合 A 城 市 的 是

A.在周围地区建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
C.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
D.将工矿企业全都迁出市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据此完成问题。
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读图回答问题

如若在图1中A.B.C.D四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点,比较合适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如若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以下几个选项合适的是

A.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 B.在崖底看飞流瀑布
C.在崖顶看云海日出 D.在崖顶和崖底架索道看瀑布全貌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问题。

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的古原)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③实现自流引水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