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历反映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N,120°E | B.0°,21°W |
| C.23°26′S,21°W | D.0°,120°E |
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A.180°经线,0°经线 | B.180°经线,120°E经线 |
| C.180°经线,101°W经线 | D.180°经线,159°E经线 |
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A.我国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 | B.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
| C.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附近 | D.我国北方地区常遭受风沙暴袭击 |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 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
| 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
| C.把产业转移向落后地区 |
| 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
读图并回答问题。
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 A.180千米 | B.280千米 |
| C.380千米 | D.480千米 |
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场 |
该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
| A.④ ② ③ | B.④ ⑤ ② | C.③ ② ① | D.① ③ ⑤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 A.① ③ | B.① ② | C.② ③ | D.④ ⑤ |
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中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问题。
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 C.地形因素 | D.海陆分布 |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 B.日照时数 |
| C.太阳辐射量 | D.年降水量 |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 B.地理信息系统 |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