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在文化遗产继承问题上,复古主义者吵吵嚷嚷,“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队伍内部也颇多分歧,针对这些,鲁迅先生写出了著名杂文《拿来主义》。 |
B.在封建卫道者眼中,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是—个身无长物的“不肖”“无能”的纨绔子弟。 |
C.《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而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的灵活运用,使它成为了形象清新、脍炙人口的名篇。 |
D.一个是潇洒俊逸、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仙,—个是忧愤深沉、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圣。论才情,两人不分伯仲,但我却更偏爱杜甫那悲天悯人的情怀。 |
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B.吾从而师之 |
C.并吞八荒之心 |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B.赢粮而景从或师焉,或不焉 |
C.无失其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D.弃甲曳兵而走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
根据词的活用情况,下列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序八州而朝同列②追亡逐北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会盟而谋弱秦⑥非能水也⑦上食埃土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①⑥/②⑧/③⑤/④⑦ | B.①②/③⑧/④⑥⑦/⑤ |
C.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 D.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句读之不知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⑤郯子之徒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⑨彼童子之师
A.①⑨/②⑧/③⑥/④/⑤⑦ | B.①⑨/②⑥/③/④⑧/⑤⑦ |
C.①⑦⑨/②⑥⑧/③/④/⑤ | D.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年成)河东凶亦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
B.圣人无常师 (固定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
C.包举宇内(攻取)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护) |
D.善假于物也(利用)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