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A.-1℃ | B.3℃ |
C.7℃ | D.9℃ |
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洋流 | B.地形 |
C.海陆差异 | D.自然带差异 |
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图,图中各点数据是该地某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据图完成下列问题。若图中数据反应的是当地同一岩层(下图中以阴影表示)顶部的海拔,则从P到Q的地层分布和地貌形态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若图中数据反应的是当地潜水水位,在不考虑地质条件的情况下,打井取水工程量最小的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某地某日7时和14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两图,①地天气变化情况
A.风速变大,气压明显降低 | B.气温降低,气压明显升高 |
C.风速变小,气温降低 | D.风速变大,气温升高 |
图中②地经历的天气过程是
A.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 B.气压一直升高 |
C.气温一直降低 | D.由阴雨天气转为晴天 |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全国人口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指标 |
全国 总人口 |
城镇 人口 |
乡村 人口 |
0-14岁 人口 |
15-59岁 人口 |
60岁以 上人口 |
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约数 (单位:万人) |
133972 |
66557 |
67415 |
22246 |
93961 |
17765 |
下列四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下图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位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②地形因素 ③海陆位置④洋流⑤盛行西风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若A城市处于雨季,且A、B两城市所在国家对应的日历上显示不同日期时,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6日9:30B.12月10日10:30
C.6月5日11:30D.12月5日12:30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
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
B.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
C.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
D.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