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坎昆召开。中方代表在会议中强调指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表明( )
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都应承担相同的义务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和平问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09年5月,一度出现曙光的朝鲜半岛形势又出现重大变化,由于朝鲜进行核试验,导致半岛形势急转直下,军事冲突一触即发。我们说国际形势变化,必须与一定的国家、国际组织或地区等联系起来,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D.物质世界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2009年5月,一度出现曙光的朝鲜半岛形势又出现重大变化,由于朝鲜进行核试验,导致半岛形势急转直下,军事冲突一触即发。朝鲜半岛的形势表明
A.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 |
C.只有承认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才能正确认识运动 |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泰勒斯的观点具有局限性,这就是
A.他没有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本原 |
B.他没有看到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
C.他没有撇开事物的具体特性认识物质 |
D.他没有指出世界的共同本质 |
农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到2009年5月底,黑龙江没有有效降雨,全省发生重大旱情。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人民挑战干旱,展示了人的意志的力量,但不能由此说人类社会是意识的产物,因为
①意识对人类社会影响都是虚幻的 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③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农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到2009年5月底,黑龙江没有有效降雨,全省发生重大旱情。到2009年5月底,黑龙江没有有效降雨,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气候的变化“出人意料”,体现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 ④意识对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不会产生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