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其原理是低温抑制了
A.纺锤体形成 | B.染色体加倍 | C.着丝点分裂 | D.DNA复制 |
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A.相等、小于1.0 | B.相等、大于1.0 |
C.相等、相等 | D.小于1.0、小于1.0 |
下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核酸 |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
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 |
D.酶均是由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的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
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
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
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 |
D.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消耗水 |
B.人体在饥饿状态下,细胞中ATP的含量仍可保持动态平衡 |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参与合成RNA |
D.ATP的合成与水解所需的酶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