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 图是1999~2008年来该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A.“高高低”模式 | B.“三低”模式 |
C.高增长模式 | D.增长下降模式 |
导致该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文化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生态环境因素 | D.经济因素 |
从93年到03年期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增长与衰退波动 | B.全球气候冷暖变化 |
C.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 | D.自然灾害的周期性爆发 |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用煤发电)适用于( )
A.①输送线路 | B.②输送线路 |
C.③输送线路 | D.三条线路均可 |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
A.西少东多、北多南少 | B.西多东少、北少南多 |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 D.东南多、西北少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
珠角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化速度缓慢 | B.重工业比重太高 |
C.能源、水源严重缺乏 | D.产业升级困难 |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 | B.交通条件 |
C.著名侨乡 | D.国家政策 |
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 |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 |
下图是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图,X的取值范围是()
A.0º-90º | B.23.5º-90º |
C.23.5º-66.5º | D.0º-66.5º |
下图中AB为半个经线圈,O为AB的中点,M点纬度最高,CD是半个晨昏圈,O点是CD的中点,且纬度最高,0点在纬度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B.C、D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C.A、B的纬度位置始终在赤道上
D.C、D的纬度先变小再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