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A.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 B.事件的前因后果 |
C.事件的历史意义 | D.事件的是非评价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诗经·小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诗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国的土地都归周王所有 | B.周王建立了直接高效的管理体制 |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 D.周王已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
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下列关于该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康梁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带有一定主观性 |
B.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是同一派,仅凭他们陈述很难构成信史 |
C.研究戊戌变法仅凭文献资料而没有实物史料,不足以采信 |
D.戊戌变法的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 |
下图砖文内容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甲、乙两同学分别从内容和字体判断这是秦砖,丙同学则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均不妥当。丙同学理由最科学的解释是
A.甲同学依据的内容与秦朝史实不符 |
B.乙同学依据的字体在秦朝以后一直使用 |
C.两同学对字砖年代判断的依据均过于单一 |
D.对字砖年代的判断经仪器测定便可确认 |
下表是20世纪50 - 8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与日本的贸易 |
+2.4 |
+2.0 |
一15.9 |
一19.4 |
与西欧的贸易 |
+2.0 |
+10.7 |
一5.8 |
一17.8 |
从表格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B.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陷入经济危机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比西欧快 D.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