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
平均根长(cm) |
0.2 |
7.8 |
10.0 |
0.3 |
7.4 |
9.6 |
0.4 |
6.3 |
9.4 |
0.5 |
5.9 |
8.8 |
(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________(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萘乙酸是生产上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除本实验的应用外,还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__________________。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下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若某人____部位受损,则此人会患糖尿病。
(3)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至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中物质 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5)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参与调节人体内的水平衡。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写出下列细胞的名称:acf(2)①代表的免疫种类是。
下图为种群年龄结构的组成,请回答:
(1)A 属于型,B 属于型,C属于型。
(2)中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图中的型,其特点是: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2)CO2 (能/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胰腺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其中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蛇属第____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__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的数量变化是先___________后,最后趋于稳定。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和。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7)该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