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共5分)
(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共2分)
A.机械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力工业 E.化学工业

(2)下列有关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1分)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C.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D.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3)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 每年的8月1日B. 每年的3月1日
C. 每年的12月24日 D. 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3分)

(1)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①,②,③,④,⑤,⑨
(2)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是
(3)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注意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4)简述①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社会经济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
(5)③农业带种植的是(冬或春)小麦。

下面是一封家信。据此完成问题。
小华:
你好!
离家后,我和阿强一起坐上了当晚7点30分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车。现在的火车真快,路上没有经过其他省会城市,一路风驰电掣直达目的地,路上用了不到10个小时,下车时正赶上这里下雨,听说这里现在快进入雨季了。我俩已进入同一间电子厂,从家里穿来的毛衣毛裤在这里已变得多余了。
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阿辉
20日晚
信中的油料作物是指

A.花生 B.葵花子 C.油菜 D.胡麻

阿辉与阿强是沿下列哪条铁路线到达深圳的?

A.广深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浙赣线

阿辉所在省(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是

A.庐山 B.三峡 C.衡山 D.梵净山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共4分)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