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既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既发”的“气”是指 ( )
|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乙烯 | D.吲哚乙酸 |
某兴趣小组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由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
| B.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 C.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 |
| D.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a点应左移 |
澳大利亚科学家从蓝藻中提取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f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素f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
| B.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范围 |
| C.叶绿素f具有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同的生理功能 |
| D.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色素将获得5条色素带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CO2的释放量 |
O2的吸收量 |
|
| a |
10 |
0 |
| b |
8 |
3 |
| c |
6 |
4 |
| d |
7 |
7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子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子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子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子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玉米子粒中的蔗糖是子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
| B.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现的 |
| C.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
|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子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
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净光合产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必须相同 |
| 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O2充足 |
| C.若连续光照,则35 ℃时该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
| D.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 ℃,则该藻有可能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