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应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中,1mol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6mol | B.8mol | C.10mol | D.12mol |
科学家曾预言一种可用作炸药的物质,分子式为C(N3)4,其爆炸反应方程式为:C(N3)4=C+6N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离子晶体 |
B.该物质可通过C60吸附N2直接制得 |
C.18g该物质完全分解产生13.44LN2 |
D.C(N3)4中碳元素为正价 |
在一定条件下,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
PCl3(g)+ Cl2(g)⇔ PCl5(g);5min末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右表。
PCl3(g) |
Cl2(g) |
PCl5(g) |
|
初始浓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
B.反应5min内,v(PCl3)="0.08" mol•L-1•min-1
C.当容器中为1.2mol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后移走2.0mol PCl3和1.0mol 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1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下列类推思维中正确的是
A.NaOH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强,则Ca(OH)2饱和溶液导电能力也强 |
B.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HC≡CH,则Mg2C2也能水解:Mg2C2+4H2O→2Mg(OH)2+CH3—C≡CH |
C.加热时Cu与O2反应生成CuO,则加热时Cu与S反应生成CuS |
D.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沉淀产生,则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也无沉淀产生 |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曲线变化相对应的是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B.装置②中铜片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流方向:b极 →a极 |
D.装置④中阴极反应:2 Cl--2e-= 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