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晋商的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贵农贱商“的社会风气,树立“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商资格。
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
广东商帮来源于“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国夷人载货而来广,各投各行交易。”
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卖京土布匹”;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
广东商帮助海外商品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广东商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2)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联系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议席的对比及所学知识说明了什么状况?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王以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奁;又给予多种烹饪的食物,各种饮料、金鞍、玉辔、狮子凤凰树木宝器等花纹的锦缎垫帔,卜筮经典三百种,识别善恶的明鉴(可能指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一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又携带芜菁种子。以车载释迦佛像,以大队骡马载珍宝绸帛衣服及日常必须用具。——摘自《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变化情况简表

——摘编自《民主改革与西藏经济发展》和《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物品与技术主要涉及哪些领域?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藏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过哪两次改革?概要指出两次改革给西藏地区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1917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17分)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教”及“科学复兴’’的主要表现。(5分)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中国,未能将其“变成……手段,变成……杠杆。”?(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
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被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陈独秀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
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五读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当时的地位。(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与材料二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2分)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5)从材料五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