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有哪些有利影响?
(2)解释M地形区的成因;M地的地貌特征及主要人为因素。
(3)指出A与B地区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简述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角②的度数是,平面③的名称是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双选)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双选)
A.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少雨季节
B.我国北方春回大地,春天悄然而至
C.我国北方森林已经秋风起,秋叶落成堆 
D.东莞大岭山荔枝挂满枝头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双选)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所需的时间减少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赤道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读下面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完成(1)—(5)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2)“千脚落地式”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3)根据当地环境推测,该地村落多为()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规则式D.多边形
(4)该地村落的规模应是()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城镇
(5)该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
A.带状 B.团状 C.多边形 D.方形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乙处是________,水平气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__百帕。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B、C两线,实际存在锋面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填字母)图相符合。
(2)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填选项字母)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气压控制。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北)半球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