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有哪些有利影响?
(2)解释M地形区的成因;M地的地貌特征及主要人为因素。
(3)指出A与B地区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简述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地貌类型为,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水,丙地为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地。

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中表格数据为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板块界线南段两侧的板块是
(2)根据图中各地降水季节分配推断,两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据图推测,每年7、8月份,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的城市是
(3)图中热带沙漠景观呈南北窄长、紧逼海岸的特点分布,请分析其成因。
(4)图中航天中心或发射场分布的共性是。简析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
(2)图(a)中A对应图二中①②
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试说明原因。
(3)写出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哪一图。
(4)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

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
(2)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
(3)简述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阅读下列各图,并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22分)

图1图2
(1)成都地处我国,昆明地处我国。(填地形区名称)(2分)
(2)简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与图1河段的差异。(6分)
(3)图1中C地属于气候。C区域突出的流域特征是。(4分)
(4)图2为B地区气候统计资料,其地貌单元的名称是平原,其形成原因是
(5)根据图2简述B地发展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的利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