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甲区域出现图示气压形势季节时,气候特征是                          
EF为晨昏线中的             (晨或昏)线。
(2)分析乙图中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及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提示:分段分析)
(3)分析甲、乙两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分别分析甲、乙两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荒漠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哪两种类型?
(2)图中以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B、D、E三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
(4)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 600万平方千米,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①当前,世界上的荒漠带继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②土壤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为1 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 500米到2 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之都”,产品远销国内外。石龙镇面积13.83平方千米,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是东莞制造业的标志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小五金、玩具、服装、制鞋、皮革等企业大量外迁,惠州等地成为主要迁入地。
材料二:2007年东莞与惠州相关数据比较

(1)从区位因素角度,说明东莞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
(2)简述产业转移对其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列举迁入地为吸引产业向其转移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乙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水稻;玉米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环境保护】(10分)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自1954~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4分)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