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        ,B.           ,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         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应是           月份,原因是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的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图4—40),分析判断:
图4--40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B;C;D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又到新
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黄山
  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
  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
(1)黄山雄踞于我国________省南部地区,构成黄山秀丽风光的物质基础——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形成黄山奇峰异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⑴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 、B 、C
D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地域性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⑶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⑷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

读各气候带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4--42
(1)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 ,其次是 (用数字代号)。
(2)图中4地区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该纬度地带植物生长量较小的原因是
。在地球上最典型的区域是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原因是

(4)据图可知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等(至少答三点)。

图4--29所示是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分析:

图4--29
(1)根据地质构造分析,乙处地质构造是
(2)该地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一石灰岩一沙岩一沙土
B.石灰岩一沙土一沙岩一花岗岩
C.石灰岩——沙土——沙岩——花岗岩
D.花岗岩一沙岩一石灰岩一沙土
(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是 (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4)若甲、乙、丙三口井深度相同,哪口井水量稳定?
(5)在经济规划中,有人主张在甲地营造森林,有入主张在甲地建化工厂,试分析哪个方案是正确的? 原因是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