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 )
| A.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
| B.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
| C.水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食品加工业 |
| D.食品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 |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密切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子
| A.鞍部 | B.山谷 | C.山脊 | D.山顶 |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 A.煤炭 | B.石油 | C.天然气 | D.水电 |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
|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
|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
|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
|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
|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
|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
|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
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
|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
|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
|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
|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 A.水土流失 | B.水体污染 | C.土地沙漠化 | D.土地盐碱化 |
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a—枯枝落叶 | B.b—土壤 | C.c—生物 | D.d—供给养分 |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②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