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酶的有关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 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在35℃水浴中保温 5 min,乙试管变蓝 |
B.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是为了排除物质用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C.35℃是小麦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
D.若用该装置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以用斐林试剂检验颜色变化 |
取小麦幼苗按图①~⑤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①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
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玻璃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⑤切去幼苗尖端。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用右侧光照射后,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
B.用右侧光照射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
C.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
D.若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射,则会弯曲生长 |
水平放置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
B.B是生产者,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C.①②⑥中碳的循环主要以CO2和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
D.能量流动早于碳循环 |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来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B的Pg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
D.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所消耗
右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③和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
B.生态系统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C.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 |
D.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