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中书-门下 | B.中书-门下-尚书 |
| C.尚书-门下-中书 | D.门下-中书-尚书 |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监察地方政治 | B.管理地方行政 |
| C.征收地方赋税 | D.掌管地方军事 |
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 A.宗法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 A.秦朝人以金玉为印 |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