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 c(H2)/mol/L |
0.010 |
0.020 |
0.020 |
| c(CO2)/mol/L |
0.010 |
0.010 |
0.020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甲<乙<丙 |
|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 C.平衡时,c(CO2)丙=2c(CO2)甲 |
| D.平衡时,乙中CO2的体积分数大于60% |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
|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
|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
|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
25 ℃、101 kPa下:①2Na(s) + 1/2O2(g)= Na2O(s) ΔH1=" -" 414 kJ·mol-1
② 2Na(s)+O2(g)= Na2O2(s) ΔH2=" -" 51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 C.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ΔH=" -" 317 kJ·mol-1 |
| D.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
|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
|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①AlCl3;②NaHCO3 ;③NaAlO2;④MgSO4 ;⑤Na2SO3 ;⑥KMnO4;⑦Fe2(SO4)3;⑧FeCl2
| A.①②⑤ | B.⑥⑦⑧ | C.③④⑦ | D.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