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
② ;
③ 。
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
(5)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基因型是。
(6)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为什么?。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酶,过程③可使用的酶是酶。
(3)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相比,通过②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有非编码区和。
(4)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_个。
(5)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限制酶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___________,再加入,才可形成C。
(6)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 ______________处理D。
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①,还有。
(2)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3)③过程表示,⑤过程表示。
(4)该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 、、。
(5)碳循环的特点是。
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中a~e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2)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垂体受到下丘脑分泌的a激素刺激,合成并分泌b
激素,进而刺激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相应激素,促进代谢,抵御寒冷。这种调节模式为。
(3)在炎热的环境中,人大量出汗导致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就会刺激下丘脑的
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下丘脑合成的,进而引起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平衡。
(4)由图可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对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是否会产生影响?,当处于饭后2~3小时时, 胰岛细胞分泌的d增多,机体就会通过促进的合成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
下面图甲表示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图乙表示水稻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P时,水稻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
(2)图甲中RS段和NR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
(3)在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若将水稻由R点条件改变到Q点条件下,则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把水稻由Q点条件改变到S点条件时,C3、C5含量的变化是。
(4)图甲中光照强度为N时,图乙中能发生的过程有(用数字表示);若图乙中只进行①②过程,则对应的图甲中的点是;⑥过程吸收的是气体。
(5)在图乙细胞器A中,O2的利用发生在CO2产生(填前或后);细胞器B利用CO2的场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