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琶琶行》“元和十年” |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
B.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 |
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核心原则是
A.注重程序 | B.重视证据 | C.契约至上 | D.公平公正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
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 |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 |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