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
A.a是城区,b是郊区 |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
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
B.b处气压低于c处 |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面沿岸有沙漠分布 |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读图“珠峰南坡海拔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与图中海拔7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①坡度陡②风力大
③降雪少④气温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地点白天降水量最大的是(提示:水汽绝大部分来源于6300米~7500米的积雪表面)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四个大型工业城市的大气污染企业布局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以上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的是
A.甲城 | B.乙城 | C.丙城 | D.丁城 |
图中丁城所在地区可能的气候特点是
A.①②④ | B.⑤⑥⑦ | C.③④⑤ | D.①② |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
C.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
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
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重庆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是
A.5时 | B.6时 |
C.7时 | D.8时 |
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
A.广东省 | B.黑龙江省 | C.江苏省 | D.河南省 |
为提高经济收人,当地政府利用自身优势延长了产业链,据图分析该地最不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乳制品加工工业 | B.生物能源工业 | C.造纸工业 |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
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两图表示北极点和赤道的曲线是()
A.⑤C和②B | B.⑥D和①A | C.③B和②A | D.④C和③D |
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甲图中曲线的数值均大于乙图曲线的数值的原因是()
A.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 B.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
C.受大气的影响 | D.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
12月22日南极点的天文辐射日总量比6月22日北极点天文辐射日总量多,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是陆地 | B.北极地区是海洋 | C.南极海拔高 | D.日地距离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