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何地()
A.清朝末年的北京 | B.清朝末年的上海 |
C.民国初年的北京 | D.民国初年的上海 |
有学者认为:“从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在许许多多条约中,影响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有力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战役是()
A.列克星敦战役 | B.克里木战争 |
C.葛底斯堡战役 | D.纳西比战役 |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 B.张之洞 | C.王韬 | D.梁启超 |